人民日报报道:陕科大毕业生作品同时被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
陕西高校资讯:陕科大毕业生作品同时被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
10月28日,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和北京电影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双年展颁奖典礼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由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设计与艺术学院编导教研室吉平副教授指导,2019届广播电视方向硕士研究生刘昭创作的毕业作品《豆腐厂的日与夜》获收藏奖,并入选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被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
刘昭是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设计与艺术学院广播电视专业19届硕士研究生,其导演的作品《豆腐厂的日与夜》在第三届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2019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第二届华语地缘影展、第七届温哥华华语电影节、第十届澳门国际电影节、第八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等国内外电影节(展)上入围,并入选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被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
刘昭和《豆腐厂的日与夜》
剧情简介:老王经营着一家豆制品加工厂 ,颇具规模但依旧亏损。为了摆脱困境,他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型。在寻找新产品的过程中:合作伙伴、工人、媒体、转基因大豆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撕扯着老王和豆腐厂迷茫的前景。日夜轮转,夏去冬来,他和他的豆腐厂能否苦尽甘来,走出困境......该片讲述了西北地区最大的豆制品加工厂在缺乏人才、资金和管理的困境中锐意进取、不断拼搏摆脱困境的故事。
从影片的调研到拍摄,刘昭整整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创作。拍摄时间上的大跨度,拍摄过程中接二连三的意外事件,都向影片的顺利完成发出了挑战。
作为纪实类影片,与主人的距离把握成为了刘昭的头号难题。“离的太近,容易被主人公感染,这样片子容易一边倒,变成宣传片。太远了,就拍不出真实的张力,就成了监控录像。"刘昭说到。正式拍摄的半年时间里,刘昭跟影片主人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两人却始终保持着“安全距离”。
与此同时,生活中的不经意,不断丰富着剧情,总给影片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意外之喜。比如,在拍摄主人翁去谈合作的画面时,主人翁刚好讲到了转基因大豆。由于讲述的内容可能会更好的体现影片的思想,刘昭便把它拍摄下来。这样的意外情节在拍摄过程中经常发生,这就要求导演对于影片的每个情节走向都必须先一步去做出预判,以此调整剧情走向。这些小插曲的不间断出现没有成为导演刘昭的阻碍,反而让他觉得正是由于生活的偶然性,《豆腐厂的日与夜》才在情节上更有韧劲儿,小意外反而成了大惊喜。
“这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正因为它需要时间打磨,有着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它才真实,才是正真意义上的纪录片。”刘昭说。
刘昭还谈到导演贾樟柯、周浩的作品对自己创作的影响:从内容来看,我对纪实美学的崇拜,主要源于贾樟柯。从形式来看,我对直接电影(或叫观察电影)的喜欢,主要源于周浩。特别是《小武》和《中国市长》。《豆腐厂的日与夜》一定程度上既是对我学习和创作结果的集中表达,其中一些明显是模仿元素也是我个人对于二位导演的一种致敬。
刘昭的初心:想让片子能被更多人看到
受贾樟柯的影响,刘昭对他的家乡产生了浓厚的创作欲望。“我的家乡是个很小的县城,它闭塞,落后。有一天我知道了它只有960平方公里,正好是中国领土大小的万分之一,一瞬间我觉得整个县城都充满了意象和诗意。一个“县城里的中国’的艺术构想开始在我心中发芽”,从县城里的中国到《豆腐厂的日与夜》实则为刘昭抽象概念故事化的过程。
从一开始刘昭就下定主意要把《豆腐厂的日与夜》带上影展展映,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看见。非院线电影想要展映,就只有借助影展这一条道。所以刘昭从17年打算拍摄这个片子开始,就不断的往影展要求的艺术指标上靠拢。然而在商业影视膨胀的当下坚持拍摄市场并不讨喜的纪实类影片,这份坚持注定更为艰辛。
影片从2017年冬天的调研开始再到2019年的正式完工,刘昭几乎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调研拍摄工作,大荧幕上60分钟短片的背后是刘昭镜头里上万分钟的坚守。结束拍摄后冗杂的后期制作更是劳神费力“所幸在后期制作过程中我的导师吉平以及许小周老师在剪辑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吉老师还特意联系了陕西省电影家协会的李爱民副主席帮忙指导。“刘昭说。
谈起《豆腐厂的日与夜》获得的热烈反响,刘昭有些意外,入围国内外多个电影节(展)是后话了,他的初心是想把作品带上影展公映,想让它能被更多的人看到。
刘昭有话说
拍故事片也好,纪录片也好,或是从事别的行业,选择一个方向,然后持续的去用力。就像拍摄一样,肯定需要一个慢慢成熟起来的过程,得熬得住,多反思。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找对方向,然后从一而终的去把它做好。
(编辑:宇文翔 学生编辑: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