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要闻

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

——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多措并举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综述
2016-11-29 10:47 文/宣传部 方润泽 点击:[]

近年来,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积极响应国务院“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和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的要求,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追赶超越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教学管理,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轻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取得明显的工作成效。

一、“瘦身”强“筋骨”,“创新”求“质量”。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坚持以专业综合改革为抓手,按照“创新、开放、共享,学科、人才、质量”的办学理念和“固优、强特、扶需、重基”的原则,以解决学科专业设置同质化为突破口,学校在学科专业整合优化上迎难而上,敢于动真,一是主动停招了英语、法学等部分无优势且与其它院校同质化的专业招生规模,主动压缩了艺术类招生比例和总体招生规模。二是突出办学特色,着力做优做强一批以轻化工为特色的自身优势专业、名牌专业。三是瞄准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制造2025”战略布局,积极参与新轻工行业重组和产业升级需求,新增能源与动力工程、石油工程、物联网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乳品工程等7个服务地方经济的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助力陕西省追赶超越的发展要求,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集中起来,优化配置到学校在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活力、有特色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在创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中为中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学校优化专业布局的做法在全省高校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肯定和同行的赞许。

二、打好“攻坚战”,支撑“十三五”。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关键要靠良好的师资队伍。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之后,学校在财力物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迅即启动了“百名博士引进计划”, “十二五”期间共引进专任教师120人,极大地缓解了师资队伍不足的压力。2016年,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确立了“创新、开放、共享,学科、人才、质量”办学理念,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多措并举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制发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博士招聘及聘任实施办法》、《专任教师学历提升实施办法》和《师资队伍培养实施办法》等四个管理文件,坚持“引进、培养、聘用”并举,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学校拿出8000万专项资金引进、培养师资,在科研经费支持和工作生活条件等方面提供非常优厚的条件保障。2016年1年间,学校引进学科领军人才、特聘教授、学术骨干、青年拔尖人才、高水平博士等100余人,全面优化了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博士比例、多源学术背景等核心要素,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保障。在加大优秀人才引进的同时,学校坚持“全面选拔、重点培养、整体提高”的工作原则,积极实施教师业务素质提升计划,全面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学校通过提供培养费、免除教学工作量、保证基本工资甚至给予一次性奖励等举措,支持了65名青年教师积极开展国(境)外访学、国内访学、博士后研究、企业工程实践以及攻读学位等校外培养形式,开拓教学科研视野,促进专任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学科研水平和对外交流合作能力全面提升。

三、创新工作“抓手”,拓展培养“矩阵”。作为一所以轻工为主要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的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学校每年持续投入2500万元的本科专业综合建设专项经费,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之外,着眼于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拓展人才培养“矩阵”,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积极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依托学校现有的5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首次投入专项建设经费30万元/专业,后续投入专项建设经费20万元/专业。2011年,学校与四川达威科技公司签署“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出资100万元,实施校企合作计划。2012年《人民日报》(海外版)以《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推进卓越计划》为题,报道了学校与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等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做法,受到了广泛关注。二是稳步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5年,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6年,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对每个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投入专项建设经费500万元。三是着力推进拔尖人才培养。学校依托优势学科专业,成立了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教育实验学院,设立专项教学经费,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推进拔尖人才培养。通过选配优质师资实施小班授课;选聘学科及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等担任“学业导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全程“一对一”指导等举措,共有轻化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等7个专业的656名学生参加了教改实验班的培养培训,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四是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按照“面向全体、融合专业、分层实施、贯穿全程、形成合力”的工作思路,以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载体,以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为支撑,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学院建设、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和基地等工作举措,以实施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构建起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龙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骨干、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基础的实施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实践能力和科学作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成果丰硕。学校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近年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11项,省级68项;2015年,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摘取国家级银奖,为陕西省属高校获得的最高奖项;2016年,获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4项、省级金奖4项,名列省属高校前茅。

四、弘扬“三实”作风,彰显“应用型”人才特色。58年办学历程,学校历经了“三次创业、二次搬迁、一次划转”的奋斗与辉煌。一代代陕科大人紧紧贴近行业生产实际办学,形成了注重实践的办学传统。近年来,学校发挥学科优势,突出行业特色,不断提升传统轻工特色学科优势,培育新兴学科及交叉学科,扩大交叉学科发展领域,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机制,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在行业具有明显优势和较大影响,为轻工行业和地方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学校获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一直稳定在全国高校前列,二者均稳居陕西省高校第三、第四,省属高校第一。我校毕业生也以 “专业基础厚实、工程训练扎实、思想作风朴实”的“三实”作风和实践能力强的良好口碑,深受业界好评,大量毕业生目前活跃在造纸、皮革、化工等广泛的行业领域,许多人已经成为行业管理精英,有些人在行业中形成了科研精英团队或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了我校2005届毕业生张小兵和他的团队以高超的技术和零缺陷的精准工艺,完成了神州系列飞船上被称为“航天员的眼睛”的液晶仪表显示系统,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成效是明显的,但还存在专业动态调整有待完善、实验实训条件保障不足、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校长姚书志在谈到本科教学时说,“在落实省委进一步追赶超越要求的工作中,我们要按照省委精神立校、特色办校、人才兴校、改革活校和依法治校的理念,科学研判形势,对标发展指标,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工作,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调整,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改善校园环境,目的就是紧紧围绕学生健康成长,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

(核稿:崔楠 编辑:杜杨)

上一条:我校荣获2016年度“全国十佳易班工作站”称号 下一条:我校举行校园合理化意见建议座谈会